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波情书的甜蜜暴击 | 表白日,来听一听他们的爱情!

郭明小旭 整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0-09-22

今天是520表白日,

工作在出版行业的你,

如何才能撩到你的女神/男神呢?


这一次,我们来一点儿特别的、文艺的。

商报君准备了一波特殊的狗粮,

让我们穿越爱用书信表达情意的年代,

听一听他们的爱情故事。


1.朱湘和刘霓君

浪漫情书

“我替你取的号叫霓君(这两个字我如今多么亲多么爱)是因为你的名字叫采云,你看每天太阳出来时候或是落山时候,天上的云多么好看,时而黄,时而红,时而紫,五采一般(彩字同)这些云也叫作霓,也叫作霞。(从前我替你取号叫季霞,是同一道理,但是不及霓君更雅。)古代女子常有叫什么君的,好像王昭君便极其有名。”


“我的霓君,我的细君;我的小皇帝,你看这有点趣味吗?我如今在外国省俭自己,寄钱给你,别的同学是不单不寄钱回家,有时还要家里寄钱,你看我比起东方朔先生来,也差不多吧?我想我寄回家的钱,总不止买一头猪罢。”


“你头痛是因为过于操心,又过于想我。最爱最亲爱的妹妹,再过几年我们就永远团圆,我们放宽了心,耐烦等着吧,你自己调养自己,爱惜身子,就如爱惜我的身子一样。因为你的身子就是我的身子。我也当然爱惜我的身子,因为我的身子就是你的身子。我们两个本是一个分离不开的。你务必把心放开一些,高高兴兴,把这几年过了,那时我们就享福了。”


“从前我是长头发,如今我的头发被剃头的不知道剪短了许多,你的头发变长了。这真是夫妻一对。你的面貌虽然极其正经,像教子的孟母,我看来你的脸还像一个女孩子的,一点不显老。”


“昨晚作了一个梦,梦到你,哭醒了。醒过来之后,大哭了一场。不过不能高声痛快地哭一场,只能抽抽噎噎的,让眼泪直流到枕衣上,鼻涕梗在鼻孔里面。”


“我又想到你的温柔,你对我的千情万意,分开了,不能见面,不能立刻见面,说一句知心话,彼此温存一下,像从前那样温存一下。你还记得当时你是怎样吗?我靠在你身旁坐下,你身上面的一股热气直扑到我的脸上(我想我当时的热气也一定扑到了你的脸上)。我当时心里说不出的痒痒。后来我要摸你的手,我偷偷地摸到握住,你羞怯怯的好像新娘子一样,我当时真是说不出的快活。天哪,天哪,但望两三年后,夫妻都好,再能尝尝那种爱情的美味吧。”


他们的爱情故事

你许我情深,我还你义重

那一年,朱湘和刘霓君在一间废旧的旅馆相见。初见面,她第一眼就深深地着了魔,此后的很多年,都在为那一眼的失魂落魄而执迷。然而,朱湘对她却十分冷淡,在朱湘看来,真正的爱情是相互之间的灵魂互通。他要的,刘霓君给不了。


更何况,刘霓君从小与他定下娃娃亲,这种封建社会残留的思想,让在清华学堂深造的朱湘倍觉可笑。可是,一段爱情的开始,终究要有一个人先主动。那次碰面,刘霓君明显主动很多。她钦佩多情的才子,并且提出,自己绝不会让他失望之类的话。而他,却不屑一顾,觉得刘霓君是在逼宫,故而愤愤然离去。


在命运的千拼万凑下,他们再度见面。多年后的重逢,两人之间早已涤荡尽心中的隔膜。况且,当他看到穷困之极的刘霓君时,竟然对这个苦命的女子产生了同情。有人说,爱情中如果夹杂着同情,这一生是难以维系下去的。


庆幸,他们就是例外。


他万万没想到,这份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居然也会有一天上升到自由恋爱的高度。后来,他们结婚了,有了好几个孩子。为了生计,他辗转奔波于各地,不辞辛劳,只为赚些少之又少的生活费。他不懂得圆滑,不会世故,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,进而愤愤辞职,或者被开除。


她明白丈夫的为人和个性,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。可是,这个后盾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。面对着重重困境,孤傲又自视清高的朱湘,因为无法融进这个社会,在无尽的悲望中,纵身一跃,跳进沧海,结束了自己29岁的生命。


余生,她遁入空门,大隐于市。此后的很多年,是为自己而活,也是为他而活。


时光仍旧在飞逝,可是那一封封情书,却被历史留下,为后人书写着那一段不老的传奇。


朱湘和刘霓君


人物简介

朱湘:(1904~1933.12.5),男,现代诗人,字子沅,安徽省太湖县人,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。自幼天资聪颖,1920年入清华大学,1922年开始在《小说月报》上发表新诗,并加入文学研究会,此后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。

刘霓君:朱湘的妻子。


以上内容摘自图书《幸有你来,不悔初见》

······

《幸有你来,不悔初见》

by晓松溪月

中国致公出版社

2018年5月

文学类



2.维克多·雨果和朱丽叶

浪漫情书

巴黎在装醉,而我们真的醉了

——雨果致朱丽叶 

亲爱的朱丽叶:

你记得吗,我的爱人? 1833年的忏悔节,嘉年华之日,是我们的第一夜。

那天,我原本打算去看戏,而你原本想要去跳舞,结果我们两人都没去。无论什么事情,哪怕是死亡,都不足以让我忘记这段经历。那晚的每一分钟,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,我反复思量,它如同划过我灵魂深处的流星。你没有去跳舞,而是在家等候着我,宛如一位甜美的天使。你那间小小的房间,容纳下我们的欢愉。

透过窗,巴黎的笑声传了进来,巴黎人在街头欢呼雀跃,节日气氛是如此浓烈,而我与你偎依在静谧的屋内。

巴黎在装醉,而我们真的醉了。

你的雨果,

1841年2月17日夜晚


我爱你,这份沉甸甸的爱超越世间万事万物

——朱丽叶致雨果 

亲爱的维克多:

看在我如此痛苦的分上,请你抛开虚假的慷慨,不要为了宽慰我而伤自己的心。即便你伪装得再若无其事,我都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波动。我不准许你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我,这让我感到绝望。对我而言,因我的错而连累最爱的人受苦,是对我最残忍的惩罚。我爱你,胜过爱自己的生命,胜过对幸福的渴望。我宁愿你与其他女人幸福到老,也不愿让你同我一起被痛苦折磨。我向上帝祈祷,希望你能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做决定,希望你能够得到最彻底的幸福,至于我,则无怨无悔。

我最爱的维克多,你与家人的欢乐,是我所希望的,并且不会引发我的嫉妒,我不会因此而伤心落泪。你造就了我的生命和灵魂,我爱你,渴望与你在一起,但不会因此而束缚你的手脚。

我要和你说晚安了,但在此之前,我会为你和你的家人祈祷,为了能够如愿,我甘愿以生命作为代价。我爱你,这份沉甸甸的爱超越世间万物。

今晚,就请你自由自在地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快乐。如果你能在快乐之余想到我,我会感到无比幸福。但最重要的仍旧是你的快乐,希望你不会觉得委屈。

我爱你,期限是至死方休。

——朱丽叶

他们的爱情故事

17岁那年,雨果同门当户对、相貌端庄的阿黛尔·富歇订下婚约。阿黛尔是个画家,她崇尚艺术,雨果热爱文学,他们有很多共同点,能够谈论的话题也比较广泛。相处了3年后,雨果和阿黛尔正式结为夫妻。婚后他们先后生了5个孩子,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维持了10年。雨果在创作《巴黎圣母院》期间,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作品中,以至于忽略了妻子的感受,被冷落的阿黛尔爱上了另外一位作家。1832年,阿黛尔不顾一切地选择了这位作家,雨果内心备受打击。


阿黛尔离开雨果后,并没有获得想要的幸福,她的生活一度陷入窘境。为了维持生计,阿黛尔制作了一些木盒子,上面精心刻着雨果、拉马丁、小仲马和乔治·桑的名字,并把木盒拿到集市上贩卖,却无人问询。雨果不经意间得知这件事,便拜托朋友买了下来。

1833年,雨果和阿黛尔分开两年后,认识了出演由他编剧的《吕克莱斯·波吉亚》的演员朱丽叶·德鲁埃。朱丽叶的出现,让雨果受伤的心得到了慰藉。她不仅善解人意,对雨果的爱也是理智宽容的。

雨果和朱丽叶相恋之后,每年都会写一段文字纪念他们的爱情,直到朱丽叶去世。但是雨果并没有把这些情书寄给朱丽叶,而是自己珍藏了起来,这本纪念册陪伴着他度过很多个夜晚。朱丽叶和雨果相伴的日子里,她几乎每天都会给雨果写一封信,50多年间,一共写了18000多封。现在这些信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。
 

雨果和朱丽叶


人物简介

雨果:(1802年2月26日—1885年5月22日),法国浪漫主义作家,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。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代表作家,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,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,一生写过多部诗歌、小说、剧本、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,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,被人们称为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”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《巴黎圣母院》《悲惨世界》《海上劳工》等,短篇小说有《“诺曼底”号遇难记》。

朱丽叶:雨果的情人。


以上内容摘自《我允许你,在我心上行走》

······

《我允许你,在我心上行走》

by张进步,程碧 主编 

华文经典 出品

中国致公出版社

2018年4月

文学类


3.朱自清与陈竹隐

浪漫情书

“一早就醒了,躺了一两点钟,想着香山,想着北海,想着黔阳馆,想着昨晚走过的路径,想着一个人的名字!”


“这个人的名字几乎费了我这个假期中所有的独处的时间!我不能念书,不能写信,甚至看报也迷迷糊糊的!”


“接你前一信时,恕我直说,颇为惶惑!因为信中的话似乎太泛泛,而四日、八日各写一纸,直至十三日才付邮,似乎有些不在乎样子,是令我害怕的。”


“你不要笑,我这一星期的日子真不好过,就因为你的信。我有种种的设想,但我随时打破我的设想。我想你不是太忙,顾不到这远在万里的我吧。不是生我的气吧,也许我的信写得不好吧?”


“这个人的聪明教我喜悦;但是现在,似乎又教我担心。她昨晚上说,聪明人很厉害,不会像现在这样;可是你知道,真聪明的人,有些事是不在乎的,而她,就是这种不在乎的女人!”


……


“竹影拂阶尘不起,清风穿池水无声。”她拜读过他的至情散文,感动于细腻清丽的文字;她赏识他的翩翩风度,折服于孤傲高尚的人格。她虽不是他的结发妻子,却为他养大了六个子女;她虽经媒妁之言与君相识,却谱写了清风荷塘的爱之恋曲。纵然日夜操劳的手,再也画不出绚烂的色彩,但她患难与共义无反顾;即使干渴疼痛的嗓子,再也唱不出婉转的戏文,但她相濡以沫此爱绵绵。正如那:至近至远东西,至深至浅清溪。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
他们的爱情故事

走过千山终遇你,不算迟

1930年的一天,清华园南院十八号的屋子依然是冷冷清清。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正在屋中踱步。他眉峰紧锁,目光深沉而痛苦。

 

此刻,萦绕在他脑海心间的便是扬州老家的六个孩子。他们在做什么呢?有没有吃饱穿暖?是不是又淘气不听话,惹得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气着急?

 

想到这里,朱自清更加烦恼、惭愧了,他叹了口气,目光落在书案上静静立着的一帧相片上。他忍不住轻轻地说;:“谦,你还好吗?”

 

相片里的女子文静安详,她就是朱自清的原配夫人武钟谦。此时,距她离世已有一年多了。

 

靠着若干情深义重好友们的热心帮忙,朱自清的生活得以维持下去。可是, 毕竟不能总是麻烦这些善良仗义的朋友,何况一大家子的生活也不能无人料理。于是,在几位好友的“撺掇”之下,朱自清终于肯打开关闭已久的心门,迎接另一个人。

 

陈竹隐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,十六岁时便失去了父母双亲。几经辗转,她来到北平,考上了北平艺术学院。

 

溥侗是溥仪的族弟,民国四公子之一,他非常器重陈竹隐这位长相清秀、性格开朗的女弟子。眼看自己的得意弟子至今仍没有一个安定的归宿,溥侗也有些着急。不久,在同清华大学教授叶公超的一次闲聊中,他得知了朱自清的好友们正在为其寻觅佳偶。于是,溥侗便和叶公超合计了一番,决意促成这件好事。

 

1930年春日的一天,溥侗在西单大陆春饭庄设宴。在座宾客有他的两位女弟子陈竹隐和廖书筠,还有清华大学的教授叶公超和朱自清。

 

这天,眉清目秀、身材匀称的陈竹隐在朱自清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,况且她那端庄的仪态、优美的谈吐,都显示出具有艺术修养的知识女性所特有的气质。但是席间,朱、陈二人却并无过多的交谈。

 

宴席结束后,陪陈竹隐同去的廖书筠将朱自清的表现评价了一番。她说他那副金丝边的眼镜和那件米黄的绸大褂搭配起来,倒也显得颇有些知识分子的翩翩风度,可惜就是脚上很不协调地穿了一双老式的“双梁鞋”。于是,廖书筠便开玩笑道:“哎呀,穿一双‘双梁鞋’,土气得很,要是我才不要呢!”

 

然而,已经二十七岁的陈竹隐却并没有因为那双鞋而否定朱自清。她从十六岁起便走出家门,在社会中经过了十年多的磨炼。她很清楚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里,一个女孩子要想建立一个安宁和睦的家庭是多么的不易。

 

为此,她曾坚决地拒绝了一个跟自己毫无共同语言的富贵公子哥的追求。

 

朱自清这个名字,陈竹隐早就有所耳闻。她曾读过他的散文,那柔和细腻的笔调、恬静淡雅的画面,都令她深受感动。如今见到朱自清本人,也像他的散文一样平和、宁静,陈竹隐心中已暗暗地给他打了高分。

 

很快,这件事情就不再需要双方的老师和好友们过于操心了,因为两个人很快便开始了鱼书频传。

 

此后随着感情日益加深,他们的称呼和落款便成了“隐弟”和“自清兄”、“隐妹”和“佩哥”、“亲爱的隐妹”和“你的清”,以及后来更为亲昵的“我的乖”“小东西”“亲爱的宝妹妹”等爱称,这些都无不显示出他们之间逐渐增加的蜜意浓情。


那时候,朱自清常去陈竹隐的住处去看她。他们一起在河边漫步,有时兴致来了,也会享受一番垂钓的乐趣。此外,看电影、听戏、郊游,都是他们恋爱约会的经常性项目。甚至连普普通通的散步,都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风味和意义。

 

后来他们于1932年结婚,婚后第二年,他们便将长子和长女从老家接来,安排他们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,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,其乐融融。


朱自清和陈竹隐


人物简介

朱自清:(1898年11月22日—1948年8月12日),原名自华,号秋实,后改名自清,字佩弦。中国近代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民主战士。原籍浙江绍兴,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(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)。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。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《背影》出版。

陈竹隐:1904年出生,朱自清的第二任夫人,四川成都人。1932年8月,与朱自清在上海结婚。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,为齐白石、溥西园的弟子,工书画,善度曲。


以上内容摘自《百年情书:教我如何不想她》

······

《百年情书:教我如何不想她》

by姜波

吉林出版社

2018年4月

文学类


4.朱生豪和宋清如

浪漫情书

宋:

谢谢你给我这么一件好工作!很想拒绝你的,但不愿拒绝你,你太好了。图书馆里借了四本《史通》,两本《中国历史研究法》,本想抄一些话头,可是回来之后,一起把它们看完了,算勉强得到一点烟士披里纯(系英文inspiration的音译,意思是“灵感”),写好了这一篇狗屁文章。


为什么你说我又要生气,这也算懂得我吗?你懂得我我不是顶高兴?


被人说作浪漫,尤其是被那些伪君子之流,他们说这两字总有一点不甚好的意味,并不算是有趣的事,但实际上你与我都只能说是浪漫的人。我们的性格并不完全一致,但尽有互相共鸣的地方。我们的认识虽是偶然,我们的交契却并非偶然。凭良心说,我不能不承认你在我心目中十分可爱,虽我对于你并不是盲目的赞美。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彼此弱点的谅解,只有能互相谅解的人,弱点才能变成并不可憎,甚至于反是可爱也说不定。


除非我们在自己心理的矛盾下挣扎着找不到出路,外观的环境未必能给我们的灵魂以任何的桎梏。


说厌恶陈旧是人们普通的思想也未必尽然,这世间多的是沉湎骸骨的人,尤其在我们这老大古国里。我常想,要是中国并没有几千年古文化作基础,她当可以有希望一些。旧的文化,无论怎样有价值,为着免得阻碍新的生长起见,都有一起摧毁的必要。


一万个虔心的祝福!

——朱

十四夜

他们的爱情故事

朱生豪,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出生于浙江嘉兴,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,家虽不富但教育甚好,从小朱生豪的学习成绩就很好,但家中突遭变故,在他十岁的时候,母亲病逝,两年后,父亲也病逝,从此,朱生豪失去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和依靠,他和兄弟姐妹只好由姑母照顾。


一九二九年,朱生豪中学毕业,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去了杭州之江大学学习。一九三三年从之江大学毕业后,就去了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担任编辑,两年后,朱生豪开始做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朱生豪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感和英文功底,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出极高的艺术水准。


随着后来抗日战争的爆发,朱生豪在避战的过程中遗失和被烧毁了不少的翻译手稿,甚为可惜,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的翻译热情,在他沉迷于莎士比亚作品的世界里,他的生命中,也迎来了一道光,这光芒,就是宋清如。


宋清如,一九一一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一户还算富裕的家庭,家境比朱生豪家里要好很多,宋清如从小也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同学,尽管那时候家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,但宋清如大喊我不要结婚,我要读书,以示抗争。


因为诗歌,宋清如与朱生豪有了交集,最终结为秦晋之好,那是在一九三二年的时候,宋清如来到了之江大学,因为同样的爱好,于是他们有了碰面的机会。


在一次“ 之江诗社 ”的活动中,朱生豪第一次见到了宋清如,两人顿时相见恨晚,两颗炽热的心碰撞在一起,交织着,互放光亮,两人很快就开始书信往来,朱生豪虽然瘦不禁风,内向腼腆,言语笨拙,但追起女生、写起情书,非常的厉害。


“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。这两天我很快活,而且骄傲。你这人,有点太不可怕。尤其是,一点也不莫名其妙。”


朱生豪在情书中对宋清如的各种爱称现在看来也是肉麻甜蜜,比如:祖母大人、傻丫头、无比的好人、小亲亲、宝贝、宋宋、妞妞、小鬼头儿、昨夜的梦、宋神经、你这个人、女皇陛下 ”······


而朱生豪在信末自己的署名,更是甜蜜之极:“ 一个臭男人、你脚下的蚂蚁、快乐的亨利、白痴、猪八戒、罗马教皇、顶蠢顶丑顶无聊的家伙、丑小鸭、你的靠不住的、常山赵子龙、牛魔王 ”······


时间转眼到了一九四二年,两人的爱情长跑也已经整整九年了,两人都已是过了而立之年,在那时都算得上是标准的大龄青年了,在亲朋好友的催促下,两人也认为时机成熟了,为了将来的生活考虑,终于决定成婚。


五月一日,朱生豪与宋清如在上海举行婚礼,简单朴素,在婚礼上一代词宗夏承焘为新婚伉俪的朱生豪夫妇题下八个大字:


“才子佳人,柴米夫妻”

“ 他译莎,我烧饭。”


朱生豪和宋清如


人物简介

朱生豪:(1912年2月2日-1944年12月26日),浙江嘉兴人,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,译本作品质量与完整性颇受好评,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。

宋清如:(1911年-1997年6月27日),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、诗人朱生豪的夫人。1911年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(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)。1932年进之江大学,1933年起即常在《现代》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。


以上内容摘自

《醒来觉得甚是爱你:朱生豪情书集》

······

《醒来觉得甚是爱你:朱生豪情书集》

by朱生豪

北京日报出版社

2017年8月



相关阅读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